转接器/连接器/电缆组件有效连接 5G 互联世界

转接器/连接器/电缆组件

有效连接 价值连接

 PCB连接器

  

了解更多

免焊型PCB连接器

 

了解更多

CoMeT发展简史

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,从萌芽、成长到蓬勃发展,三同轴测试法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阶段。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要依托于某一产品之上,CoMeT屏蔽测试系统的出现使三同轴测试方法更加标准化,技术应用也更加流行。

 

最早的电缆屏蔽效能研究大约始于1932年,当时的科学家谢昆诺夫首次提出了电缆屏蔽层的转移阻抗概念。从这时起到1971年期间三同轴测试法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在1950年海因里希•卡登描述了电缆及其复合物的电磁场特性。

1961年三同轴测试法已将测试频率研究到7.5GHz

1971年IEC96-1中提到了三同轴测试法用于转移阻抗和耦合衰减。

室内天线“ready for cable TV”的出现,算得上是第一个市场对电缆屏蔽性能的明确需求。而今国内电缆制造商需要出口到欧洲的CATV电缆都需满足屏蔽性能的要求。

1990年开始奥托•布来腾巴赫提出三同轴测试法用于屏蔽衰减的测试,此后三同轴测试法被不断的应用于各个国际标准中,CoMeT测试系统在这时也孕育而生。

从1997年开始,Bedea与罗森伯格联手推出著名的商业化三同轴测试设备CoMeT。产品从加工材料、连接方法、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大幅改进,并以一个崭新的蓝色基调展示在世人面前。并且在1998年的IEC会议上Eberhard先生展示了CoMeT系统。

 

此后的时间里,CoMeT测试系统推动了三同轴测试法的不断前进。同时通过测试技术的发展又来完善自制技术。比如1999年在IEC 61169-1中推荐为屏蔽衰减3GHz测试方法,2000年在TC46会议上,推荐为非屏蔽对称电缆的耦合衰减测试方法。

 

 

2002年

基于三同轴测试法的管中管测试方法被推广。

 

2004年

CoMeT 18测试频率达到18GHz.

 

2005年

CoMeT 40测试频率提升至12GHz.

 

2010年

三同轴小室测试法研究开始,其主要应用于电动车的高压电缆的屏蔽性能测试。

 

2013年

IEC 62153-4-3对表面转移阻抗的测试方法进行改进,测试方法A,B, C开始出现。

 

2014年

经过客户的反馈,三同轴小室进行了技术改进,使得测试性能不断提升。

CoMeT测试系统以国际标准化的三同轴测量标准为依据,采用耦合测试管进行对电缆、接头及器件的综合测试。三同轴测试法具有被测样本准备快、抗外部电磁干扰强、测试系统灵敏度高(达125dB)、测试过程无电磁辐射、测试速度快、重复操作性好等优点;同时针对电动车辆的HV电缆的屏蔽效能的测试,开发出三同轴腔体测试法,树立行业测试标准;并且,对同轴电缆、平衡电缆及组件,连接器的衰减、转移阻抗和屏蔽衰减提供一站式的测试服务。

 

CoMeT测试系统拥有独立的控制和评估软件WinCoMeT。该软件根据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,由在特殊电缆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的工程师开发和编写。具有设置简单、校准快捷、一站式测量、快捷存储及测试结果分析的优点,支持多种测量参数和多种矢网仪连接。

 

目前,CoMeT测试系统的测试范围包括同轴电缆、连接器、电缆组件、平衡电缆、屏蔽材料、大尺寸连接器及连接硬件的测试, 比如USB, HDMI等。主要产品有CoMeT-18、CoMeT-40/x、CoMeT-90、CoMeT-E、CoMeT-K等。

文章转自xibinhong 罗森伯格互连

 

浏览量:0
收藏
创建时间:2020-09-04 09:09

新闻中心

首页    技术支持    CoMeT发展简史